遣悶
地闊平沙岸,舟虛小洞房。
使塵來驛道,城日避烏檣。
暑雨留蒸溼,江風借夕涼。
行雲星隱見,疊浪月光芒。
螢鑑緣帷徹,蛛絲罥鬢長。
哀箏猶憑几,鳴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
氣衝看劍匣,穎脫撫錐囊。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
時清疑武略,世亂局文場。
餘力浮於海,端憂問彼蒼。
百年從萬事,故國耿難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遣悶:排遣心中的煩悶。
- 舟虛:船艙空曠。
- 驛道:古代傳遞文書、官員往來的道路。
- 烏檣:黑色的帆船。
- 蒸溼:悶熱潮溼。
- 螢鑑:螢火蟲的光。
- 緣帷:沿着帷幕。
- 罥:纏繞。
- 哀箏:悲傷的箏聲。
- 憑几:依靠着桌子。
- 鳴笛:吹響笛子。
- 沾裳:淚水沾溼了衣裳。
- 秦贅:秦國的贅婿,比喻身份卑微。
- 楚狂:楚國的狂士,比喻放蕩不羈。
- 劍匣:劍鞘。
- 穎脫:錐子尖端突出,比喻才能顯露。
- 妖孽:指叛亂或邪惡的人。
- 關東: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
- 兵戈:戰爭。
- 隴右:指隴山以西的地區。
- 時清:時局清明。
- 武略:軍事才能。
- 文場:文人的活動場所。
- 端憂:深切的憂慮。
- 彼蒼:蒼天。
- 百年:一生。
- 萬事:所有的事情。
- 故國:故鄉。
翻譯
大地遼闊,平沙連綿,船艙空曠如小洞房。 塵土飛揚,驛道上使者匆匆,城頭日光避開烏黑的帆船。 暑雨留下悶熱潮溼,江風借來夜晚的涼爽。 行雲中星星時隱時現,波浪疊起月光閃爍。 螢火蟲的光沿着帷幕閃爍,蛛絲纏繞着長長的鬢髮。 悲傷的箏聲依靠着桌子,吹響的笛聲竟讓淚水沾溼了衣裳。 倚靠着的我如同秦國的贅婿,遇到的境遇類似楚國的狂士。 氣概沖天,看着劍鞘,才能顯露,撫摸着錐囊。 叛亂的人在關東臭名昭著,戰爭在隴右留下創傷。 時局清明時懷疑自己的軍事才能,世道混亂時文人的活動場所也受影響。 餘下的力量漂浮於海,深切的憂慮問向蒼天。 一生中經歷所有的事情,故鄉的記憶耿耿於懷,難以忘懷。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唐代中期創作的,反映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地闊平沙岸」、「暑雨留蒸溼」等,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苦悶。同時,通過對「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等社會現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國家動盪和戰亂的深切憂慮。詩人的自我形象在「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中顯得既卑微又放蕩不羈,而在「氣衝看劍匣,穎脫撫錐囊」中則顯露出不屈的鬥志和才華。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深刻內涵和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