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渡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
差池上舟楫,杳窕入雲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
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
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
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畏途:艱險可怕的道路。
- 絕岸:陡峭的岸邊。
- 差池:不整齊,這裏指船隻搖擺不定。
- 杳窕:深遠的樣子。
- 雲漢:銀河,這裏指高空。
- 礧礧(léi léi):石頭堆積的樣子。
- 迥然:顯然,明顯。
- 嶔崟(qīn yín):山勢高峻。
- 攬轡:拉着馬繮繩。
翻譯
我沿着艱險的道路隨長江而行,來到了陡峭岸邊的渡口。船隻搖擺不定地上了船,深入高空,彷彿進入了雲漢。天寒地凍,荒野之外,日暮時分,江中流水已過半。我的馬向北嘶鳴,山中的猿猴相互呼喚。水清澈見底,石頭堆積如山,沙灘潔白,灘塗廣闊。這景象顯然洗去了我的憂愁和辛勞,多年的疾病似乎也得到了疏散。高峻的崖壁抵擋着,洪濤翻滾,顯得凌亂。我迎風獨自回首,拉着馬繮繩,再次深深嘆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長江邊的一次旅行經歷,通過生動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詩中,「畏途隨長江」一句即揭示了旅途的艱險,而「渡口下絕岸」則進一步以地理環境的險峻來象徵人生的艱難。詩中的自然景觀如「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等,不僅描繪了壯麗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最後,「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則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深思,體現了杜甫詩歌中深沉的哲理和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