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
天寒霜雪繁,遊子有所之。
豈但歲月暮,重來未有期。
晨發赤谷亭,險艱方自茲。
亂石無改轍,我車已載脂。
山深苦多風,落日童稚飢。
悄然村墟迥,煙火何由追。
貧病轉零落,故鄉不可思。
常恐死道路,永爲高人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赤谷亭: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杜甫遊歷時經過的一個地方。
- 險艱:艱險,困難。
- 改轍:改變方向或路線。
- 載脂:塗油,這裏指車輛已經做好了保養,準備出發。
- 童稚:兒童。
- 悄然:寂靜無聲的樣子。
- 村墟:村落。
- 迥:遠。
- 煙火:指人煙,即人家的炊煙。
- 零落:衰敗,流離失所。
- 高人:指有道德修養的人,這裏可能指杜甫自己或其他人。
- 嗤:嘲笑。
翻譯
天寒地凍,霜雪頻繁,我這個遊子正前往某個地方。 不只是歲月已晚,重遊此地也未有確切的日期。 清晨從赤谷亭出發,艱難險阻纔剛剛開始。 亂石遍佈,道路無法改變,我的車輛已經塗油準備就緒。 山中深處風大,日落時分,孩子們飢餓難耐。 寂靜的村落遙遠,人家的炊煙無法追尋。 貧病交加,我越發流離失所,故鄉的思念已成奢望。 常常害怕死在路途中,永遠被有道德修養的人嘲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寒冷的冬天遊歷時的艱辛和孤獨。詩中,「天寒霜雪繁」一句,既描繪了自然環境的惡劣,也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淒涼。詩人的旅途充滿了不確定性和艱難,如「險艱方自茲」和「亂石無改轍」,這些描寫不僅反映了旅途的實際困難,也象徵了詩人生活的困頓和無奈。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的恐懼和對故鄉的深切思念,以及對自己命運的無奈接受。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簡練,展現了杜甫在逆境中的堅韌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