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爲馬墜諸公攜酒相看
甫也諸侯老賓客,罷酒酣歌拓金戟。騎馬忽憶少年時,散蹄迸落瞿塘石。
白帝城門水雲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電轉紫遊繮,東得平岡出天壁。
江村野堂爭入眼,垂鞭嚲鞚凌紫陌。向來皓首驚萬人,自倚紅顏能騎射。
安知決臆追風足,朱汗驂驔猶噴玉。不虞一蹶終損傷,人生快意多所辱。
職當憂戚伏衾枕,況乃遲暮加煩促。明知來問腆我顏,杖藜強起依僮僕。
語盡還成開口笑,提攜別埽清溪曲。酒肉如山又一時,初筵哀絲動豪竹。
共指西日不相貸,喧呼且覆杯中淥。何必走馬來爲問,君不見嵇康養生遭殺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拓金戟(tuò jīn jǐ):揮舞金戟,形容豪放的酒宴場面。
- 散蹄:馬蹄聲散亂,形容馬奔跑的樣子。
- 瞿塘石:瞿塘峽的石頭,此處指險峻的地形。
- 粉堞(fěn dié):城牆上的白色女牆。
- 電轉:形容速度極快。
- 紫遊繮(zǐ yóu jiāng):紫色的馬繮繩,此處指騎馬。
- 嚲鞚(duǒ kòng):放鬆馬勒,讓馬自由行走。
- 決臆(jué yì):放縱想象,此處指放縱馬匹。
- 驂驔(cān diàn):馬奔跑的樣子。
- 不虞(bù yú):沒想到。
- 蹶(jué):跌倒。
- 職當(zhí dāng):應當。
- 憂戚(yōu qī):憂愁悲傷。
- 衾枕(qīn zhěn):被子和枕頭,指臥牀。
- 腆我顏(tiǎn wǒ yán):羞愧我的臉面。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指行走不便。
- 僮僕(tóng pú):僕人。
- 埽(sào):掃。
- 豪竹(háo zhú):粗大的竹子,此處指樂器。
- 淥(lù):清澈的水,此處指酒。
- 嵇康(jī kāng):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因不滿司馬氏政權而被殺。
翻譯
我杜甫曾是諸侯的貴賓,酒宴上豪放地揮舞金戟,放聲歌唱。騎馬時突然回憶起年輕時的英姿,馬蹄聲散亂,彷彿能踏碎瞿塘峽的險石。
白帝城的城門在水雲之外,我俯身直下八千尺,城牆上的白色女牆如電般迅速轉動,我騎着馬,紫色的馬繮繩在手中。向東到達平坦的岡地,穿越如天壁般險峻的地形。
江邊的村落和野外的堂屋爭相映入眼簾,我放鬆馬勒,讓馬在紫陌上自由行走。白髮蒼蒼的我突然讓萬人驚訝,我自恃年輕時能騎射。
怎知放縱馬匹追風,馬汗如硃砂,奔跑如飛,卻沒想到一跌倒就受了傷。人生中快意的事情往往伴隨着屈辱。
我應當憂愁悲傷地躺在牀上,何況已是晚年,心情更加煩亂。明明知道你們來慰問讓我羞愧,我拄着藜杖勉強起身,依靠着僕人。
話雖盡,卻還是忍不住笑出聲,你們提着東西,幫我掃清溪邊的彎曲小路。酒肉堆積如山,又是一番盛況,初次的宴席上悲傷的絲竹聲動人心絃。
我們共同指向西方的太陽,知道它不會停留,喧鬧地呼喊着,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何必非要騎馬來慰問,你們難道沒看見嵇康因爲追求養生而被殺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杜甫在酒宴後的豪放與回憶,以及意外受傷後的自嘲與反思。詩中通過對騎馬、跌倒等生動場景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往昔英勇的懷念和對現實挫折的感慨。結尾處借用嵇康的典故,表達了人生無常、追求快意卻難免遭遇挫折的哲理。整首詩情感豐富,語言生動,既展現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也透露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