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冬送蘇四郎徯兵曹適桂州

· 杜甫
飄飄蘇季子,六印佩何遲。 早作諸侯客,兼工古體詩。 爾賢埋照久,餘病長年悲。 盧綰須徵日,樓蘭要斬時。 歲陽初盛動,王化久磷緇。 爲人蒼梧廟,看雲哭九疑。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飄飄:形容蘇季子的風采。
  • 蘇季子:指蘇四郎,季子是古代對年輕男子的美稱。
  • 六印佩何遲:指蘇四郎尚未得到應有的官職和榮譽。六印,古代官印的象徵,代表高官顯爵。
  • 諸侯客:指蘇四郎曾遊歷各地,受到諸侯的接待。
  • 古體詩: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與近體詩相對。
  • 埋照:比喻才華被埋沒。
  • 盧綰:人名,此處可能指某位歷史人物或虛構人物。
  • 樓蘭:古代西域國名,此處用以象徵邊疆。
  • 歲陽初盛動:指冬末春初,陽氣開始旺盛。
  • 王化:指帝王的教化。
  • 磷緇:比喻變化無常。
  • 蒼梧廟:指祭祀舜帝的廟宇,舜帝葬於蒼梧之野。
  • 九疑:指九疑山,相傳舜帝葬於此。

翻譯

蘇季子風采翩翩,卻遲遲未能佩戴象徵高官的六印。 他早年便遊歷諸侯之間,擅長寫作古體詩。 你的才華久被埋沒,而我則因病長年悲傷。 盧綰應當出征的日子,樓蘭國也到了需要斬斷聯繫的時候。 隨着歲末陽氣的初盛,帝王的教化卻顯得變化無常。 爲了那些在蒼梧廟中祭祀的人們,我看着雲彩,爲九疑山哭泣。

賞析

這首詩是杜甫在暮冬時節送別蘇四郎前往桂州任職時所作。詩中,杜甫讚美了蘇四郎的才華與風采,同時表達了對蘇四郎才華未得到充分認可的遺憾,以及自己因病而生的悲傷。詩中運用了歷史典故和象徵手法,如「盧綰須徵日」和「樓蘭要斬時」,增強了詩歌的深度和廣度。結尾處的「爲人蒼梧廟,看雲哭九疑」則寄託了對歷史和現實的深沉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杜甫詩歌的獨特魅力。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