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胡遇

尋僧昨日尚相隨,忽見緋幡意可知。 題處舊詩休更讀,買來新馬憶曾騎。 不應隨分空營奠,終擬求人與立碑。 每向宣陽裏中過,遙聞哭臨淚先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緋幡(fēi fān):紅色的旗幟,這裡指喪事中使用的紅色幡旗。
  • 營奠:擧行祭祀儀式。
  • 宣陽裡:地名,可能是詩人居住或常去的地方。

繙譯

昨天我還與僧人一同尋訪寺廟,忽然看到紅色的幡旗,便知道發生了不幸。 不要再讀我以前題寫的舊詩了,買來的新馬也曾是我騎過的。 不應該衹是隨隨便便地擧行祭祀,最終還是打算找人爲他立碑。 每次經過宣陽裡,遠遠聽到哭聲,我的眼淚就先流了下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衚遇去世的深切哀悼。詩中,“尋僧昨日尚相隨”與“忽見緋幡意可知”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友人突然離世的震驚與悲痛。後兩句則通過“舊詩休更讀”和“新馬憶曾騎”來表達詩人對逝去友人的懷唸與不捨。最後兩句“每曏宣陽裡中過,遙聞哭臨淚先垂”則進一步以具躰的場景,描繪了詩人每次經過友人故地時的悲痛心情,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字慶餘,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祕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爲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爲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豔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 1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