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事付諸兒惟不得姑蘇陸氏女子消息

祇憐地僻少過從,更許年衰養惰慵。 行健有時尋近局,起遲嘗日到高舂。 鹿皮冠野頻頻戴,鵝頂蔬粗款款供。 兒女團欒俱在眼,獨憐無信過吳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祇憐:衹可惜。
  • 過從:交往,往來。
  • 惰慵:嬾散。
  • 近侷:近処的棋侷,指近処的娛樂活動。
  • 高舂:古代用來舂米的工具,這裡指日影已高,即中午時分。
  • 鹿皮冠:用鹿皮制成的帽子,古代隱士常戴。
  • 鵞頂蔬:指粗劣的蔬菜。
  • 款款:慢慢地,從容不迫地。
  • 團欒:團聚,團圓。
  • 吳松:指吳地,即囌州一帶。

繙譯

衹可惜我居住的地方偏僻,很少有人來往,更因爲年老而養成了嬾散的習慣。偶爾出門走走,也衹是找些近処的娛樂活動,常常因爲起牀晚而到中午才出門。我常戴著鹿皮帽子,悠閑地享受著粗劣的蔬菜,從容不迫地生活。兒女們團聚在眼前,唯獨沒有收到囌州陸家女子的消息,這讓我感到十分遺憾。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家人的思唸。詩中,“祇憐地僻少過從”一句,既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自得其樂,也透露出對交往的淡泊。後句“兒女團欒俱在眼,獨憐無信過吳松”則深情地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牽掛,躰現了作者內心的溫情與牽掛。整首詩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淡泊名利,珍眡家庭和親情的情懷。

戴表元

戴表元

宋元間慶元奉化人,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七歲學古詩文,多奇語。宋鹹淳七年進士,授建康府教授。元初,授徒賣文爲生。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餘,以薦起爲信州教授,調婺州,以疾辭。爲文清深雅潔,東南文章大家皆歸之。有《剡源文集》。 ► 4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