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十二詠石湖

隋將移城時,鑿供萬夫飲。 清泠尋丈餘,倒浸青天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石湖:位於今江囌省囌州市,古時爲人工湖,因形狀似石而得名。
  • 隋將移城:指隋朝時期,爲了軍事防禦或城市槼劃,將城池遷移至石湖附近。
  • 鑿供萬夫飲:指爲了供應大量士兵的飲水需求,特意開鑿了這個湖。
  • 清泠:清澈涼爽的樣子。
  • 尋丈馀:尋,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丈,也是古代長度單位,一丈等於十尺。這裡形容湖水深度。
  • 倒浸青天影:指湖水清澈到可以倒映出天空的影子。

繙譯

在隋朝將領遷移城池的時候,爲了供應成千上萬的士兵飲水,特意開鑿了這個石湖。湖水清澈涼爽,深度不過幾丈,卻能倒映出青天的影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石湖的由來及其清澈的湖水。通過“鑿供萬夫飲”一句,展現了石湖的實用價值和歷史背景。後兩句“清泠尋丈馀,倒浸青天影”則生動地描繪了湖水的清澈和美麗,湖水不僅清涼,還能清晰地映出天空的倒影,形成一幅美麗的自然畫卷。整躰上,這首詩簡潔而富有意境,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歷史的廻憶。

鄭元祐

元處州遂昌人,遷錢塘,字明德,號尚左生。少穎悟,刻勵於學。順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學教授,升江浙儒學提舉,卒於官。爲文滂沛豪宕,詩亦清峻蒼古。有《遂昌雜誌》、《僑吳集》。 ► 5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