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關和朱明仲韻

· 盧琦
誰鑿巑岏作巨藩,崎嶇盡處一逢原。 千巖流水東南合,萬疊晴巒紫翠屯。 驛使停驂鬆外路,居人買酒竹邊村。 道經烏石頻回首,山後山前多白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勢險峻。
  • 巨藩:巨大的屏障。
  • 崎嶇:形容山路不平。
  • 逢原:遇到平原。
  • 千巖:形容山峯衆多。
  • :聚集。
  • 驛使:古代傳遞公文的使者。
  • 停驂:停下馬車。
  • 居人:當地居民。
  • 烏石:地名,可能指黑色的石頭。

翻譯

是誰將這險峻的山巒鑿成巨大的屏障,在崎嶇的山路盡頭忽然遇到一片平原。 衆多山峯下的流水在東南方向匯聚,萬座晴朗的山巒在紫翠色中聚集。 傳遞公文的使者在松樹外的路上停下馬車,當地居民在竹林邊的村莊買酒。 經過烏石時頻頻回首,山後山前都飄着許多白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分水關的壯麗景色,通過「巑岏」、「崎嶇」等詞語生動地表現了山勢的險峻,而「逢原」則帶來了意外的驚喜。詩中「千巖流水」與「萬疊晴巒」形成對比,展現了自然的宏偉與和諧。後兩句則通過驛使和居人的活動,增添了人文氣息,最後以「山後山前多白雲」作爲結尾,留下無限遐想,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細膩描繪。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