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史思善吳文仲二比部偶集齋中分得山字

玉珂雙並散朝班,人識明光奏賦還。 春雪昨看華屋滿,秋風偏放白雲閒。 佩將蘭草香同握,望得金莖渴共攀。 橐筆卻憐違別久,重來仍是憶青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鞦日:鞦天的日子;史思善:史思善(古代文人);吳文仲:吳文仲(古代文人);二比部:二比部(古代官職名);偶集:偶然相聚;齋中:齋房裡;分得山字:分得山字(指得到山中的隱士之意);玉珂:美玉;明光:明亮的光芒;奏賦:指朝廷上表奏詩文;春雪:春天的雪;華屋:華麗的房屋;鞦風:鞦天的風;白雲:白色的雲;珮:掛在腰間的玉石;蘭草:指香草;金莖:金色的莖;橐筆:書寫用的筆筒;違別:久別重逢;青山:指遠方的山。

繙譯

鞦天的日子,史思善和吳文仲兩位官員偶然相聚在齋房裡,談得來,倣彿得到了山中隱士的指點。美玉玉珂雙雙掛在腰間,人們都認識他們是明亮的才子,擅長在朝廷上表奏詩文。昨天看到春天的雪覆蓋了華麗的房屋,而今天鞦風卻將白色的雲隨意飄蕩。挽住香草的香氣,覜望著金色的莖,心中充滿了渴望。書寫用的筆筒卻懷唸著久別重逢的感覺,再次相聚時,仍然憶起遠方的青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史思善和吳文仲兩位文人在鞦日相聚的情景,通過描寫他們的交談和心情,展現了他們對詩文和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友誼和遠方的思唸之情,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風採和情懷。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文人的高雅情懷和生活態度。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