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雨夕

貧居常寂寞,況復是秋天。 黃葉如霜後,清風似水邊。 中宵疑有雁,當夕暫無蟬。 就枕終難寐,殘燈滅又然。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中宵:半夜。
  • 就枕:上牀睡覺。
  • :入睡。
  • :同“燃”,點燃。

繙譯

貧窮的居所常常感到寂寞,更何況是鞦天的季節。黃葉像被霜打過一樣,清風倣彿來自水邊。半夜時分,我懷疑有雁飛過,傍晚時暫時沒有蟬鳴。上牀後始終難以入睡,殘餘的燈光熄滅了又重新點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貧窮孤獨的人在鞦夜中的感受。詩中通過黃葉、清風等自然景象,以及中宵的雁聲和無蟬的寂靜,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無法入眠的苦悶。最後一句“殘燈滅又然”更是以燈火的反複點燃,象征了詩人內心的不安與掙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鞦天寂寞的氛圍和詩人深沉的情感。

顧非熊

顧非熊

唐蘇州人。顧況子。少俊悟,一覽輒能成誦,工吟,揚譽遠近。性滑稽,好辯,頗雜笑言。常凌轢氣焰子弟,既犯衆怒,排擠者紛然,困舉場三十年。武宗會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宣宗大中間授盱眙主簿,厭拜迎鞭撻,因棄官歸隱,不知所終。或傳住茅山十餘年。有詩一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