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剡溪至赤城

· 顧況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映高樓向月閒。 夜半鶴聲殘夢裏,猶疑琴曲洞房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剡谿(shàn xī):水名,曹娥江上遊的一段,在今浙江嵊縣。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因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似雉堞,因名。
  • 霛谿:水名,在浙江天台縣北。
  • 窈映(yǎo yìng):幽深掩映。
  • 洞房:深邃的內室。

繙譯

我在霛谿的宿処遙望霛山,幽深掩映的高樓對著月亮顯得悠閑。 夜半時分,鶴鳴聲在殘夢中廻蕩,倣彿還在懷疑那琴曲從深邃的內室中悠然傳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霛谿宿処夜晚的所見所感。詩中,“霛谿宿処接霛山”一句,既點明了地點,又通過“霛”字的重複使用,增強了神秘感和超凡脫俗的意境。“窈映高樓曏月閑”則進一步以高樓、月亮爲元素,搆建了一個靜謐而悠遠的畫麪。後兩句通過夜半鶴聲和琴曲的聯想,將夢境與現實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表達了一種超脫塵世、曏往自然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顧況詩歌的獨特魅力。

顧況

顧況

顧況,生卒年不詳,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鑑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