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羅浮寄蕭鍊師

· 孫蕡
十年湖海厭狂遊,長說仙家景緻幽。 陰洞雨龍眠白石,古壇風鶴語清秋。 青楓化客深林靜,丹鼎成虹瑞氣浮。 遙想吹簫明月夜,羣仙應已下滄州。 誤解蘭纓下彩峯,十年飄泊厭西東。 秋風楚塞塵隨馬,夜雨吳江浪打篷。 旅邸寂寥芳歲換,仙遊爛熳幾時同。 羅浮此日南薰轉,無數漫山荔子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羅浮:指羅浮山,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蕭鍊師:鍊師是對道士的尊稱,蕭鍊師可能是一位道士。
  • 湖海:指廣闊的水域,這裏比喻四處遊歷。
  • 狂遊:放縱不羈的遊歷。
  • 仙家:指道教中的仙人或仙境。
  • 景緻幽:景色幽深、幽靜。
  • 陰洞:幽深的洞穴。
  • 雨龍:神話中的生物,常與雨水相關聯。
  • 白石:白色的石頭,常用於形容山洞或溪流中的景象。
  • 古壇:古老的祭壇或道壇。
  • 風鶴:隨風飛翔的鶴,常象徵仙境或長壽。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青楓:青色的楓樹。
  • 化客:指變化無常的旅人或仙人。
  • 丹鼎:煉丹用的鼎,象徵煉丹術。
  • 成虹:形成彩虹,象徵吉祥。
  • 瑞氣浮:吉祥的氣息瀰漫。
  • 吹簫:吹奏簫,一種古代樂器。
  • 羣仙:衆多仙人。
  • 滄州:古代地名,這裏指仙境。
  • 蘭纓:用蘭草編織的纓絡,常用於裝飾或象徵高潔。
  • 彩峯:色彩斑斕的山峯。
  • 飄泊:流浪,漂泊不定。
  • 楚塞:楚地的邊塞。
  • 塵隨馬:馬蹄揚起的塵土,形容旅途的艱辛。
  • 吳江:指吳地的江河。
  • 浪打篷:波浪衝擊船篷,形容旅途中的艱難。
  • 旅邸:旅途中的住處。
  • 芳歲換:美好的時光流逝。
  • 仙遊:指仙人遊歷或道教中的修行之旅。
  • 爛熳:燦爛多彩。
  • 南薰轉:南風轉變,指季節的變化。
  • 荔子紅:荔枝成熟變紅,形容羅浮山的景色。

翻譯

十年間在廣闊的水域四處遊歷,我常常說起仙境的景色是多麼幽靜。幽深的洞穴裏,雨龍在白石上安眠,古老的祭壇上,風鶴在清爽的秋天中訴說着。青色的楓樹變成了變化無常的旅人,深林中靜謐無聲,煉丹的鼎中形成了彩虹,吉祥的氣息瀰漫。遙想在明月之夜吹簫,羣仙應該已經降臨到仙境之中。

我誤解了蘭草編織的纓絡,從色彩斑斕的山峯下來,十年間漂泊不定,厭倦了東西奔波。秋風中,楚地的邊塞塵土隨着馬蹄飛揚,夜雨中,吳地的江河波浪衝擊着船篷。旅途中的住處寂寥,美好的時光流逝,仙人的遊歷燦爛多彩,不知何時能與你同遊。羅浮山此時南風轉變,無數的荔枝成熟變紅,景色迷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孫蕡對仙境的嚮往和對旅途的感慨。詩中通過對羅浮山仙境的描繪,展現了幽深的洞穴、古老的祭壇和仙人的遊歷,表達了對仙境的渴望和對仙人生活的想象。同時,詩中也透露出詩人對十年漂泊生活的疲憊和對安定生活的嚮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詩人傳達了對美好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仙境生活的無限憧憬。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