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多才宋玉久能詩,誤對清秋景物悲。 湛湛長江楓樹底,扁舟正可學鴟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宋玉:戰國時期楚國辭賦家,與屈原並稱爲「屈宋」。
  • 清秋:清爽的秋天。
  • 湛湛:形容水深而清澈。
  • 扁舟:小船。
  • 鴟夷:古代一種皮製的酒囊,這裏比喻隱逸江湖的生活。

翻譯

才華橫溢的宋玉早已擅長作詩,卻在清爽的秋天誤將美景當作悲傷的源泉。在清澈見底的長江邊,楓樹下,正好可以乘着小船,學習那種隱逸江湖的生活方式。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提及宋玉,暗示了詩人對才華與文學的自我認同。詩中「誤對清秋景物悲」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秋天景色的獨特感受,既有欣賞也有淡淡的哀愁。後兩句則展現了詩人嚮往隱逸生活的情懷,清澈的江水和楓樹下的扁舟,構成了一個理想的隱居圖景,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