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顧玉山

· 袁華
窮櫩坐風雨,泥塗寡來輈。 麴生不我即,何以寬離憂。 梧桐漸凋落,蟄蟲尚喧啾。 感時髮長嘆,懷人動遐愁。 空持菊花詠,悵望楚天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窮櫩(qióng yán):破舊的屋檐。
  • 坐風雨:遭受風雨侵襲。
  • 泥塗:泥濘的道路。
  • 寡來輈(guǎ lái zhōu):少有車馬來往。
  • 麴生:指酒。
  • 不我即:不來找我。
  • 寬離憂:緩解離別的憂愁。
  • 梧桐:一種樹木,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 漸凋落:逐漸落葉。
  • 蟄蟲:指秋天開始蟄伏的昆蟲。
  • 喧啾(xuān jiū):喧鬧。
  • 感時:感慨時光流逝。
  • 長嘆:深深的嘆息。
  • 懷人:思念遠方的人。
  • 動遐愁:引發遙遠的憂愁。
  • 菊花詠:指詠歎菊花的詩。
  • 悵望:惆悵地望着。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的天空。
  • :秋天。

翻譯

在破舊的屋檐下,我遭受着風雨的侵襲,泥濘的道路上少有車馬來往。酒啊,你爲何不來找我,讓我得以緩解這離別的憂愁。梧桐樹漸漸落葉,秋天的昆蟲還在喧鬧。我感慨時光的流逝,發出長長的嘆息,思念遠方的人,引發了遙遠的憂愁。我空有詠歎菊花的詩篇,卻只能惆悵地望着南方的秋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袁華在風雨交加、孤獨無助的環境中的深切感受。詩中,「窮櫩坐風雨」描繪了詩人所處的惡劣環境,而「泥塗寡來輈」則進一步以道路的泥濘和少有的車馬來往,象徵了詩人的孤獨和與世隔絕。詩人的內心充滿了離別的憂愁和對遠方親友的思念,這種情感在「感時髮長嘆,懷人動遐愁」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最後,詩人以菊花和楚天秋作爲寄託,表達了自己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現實境遇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袁華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子英。工詩,長於樂府。洪武初爲蘇州府學訓導。有《可傳集》、《耕學齋詩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