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贈友

· 孫蕡
淮水西風吹白蘋,丹楓黃葉總愁人。 糕餈已入荊州俗,舴艋何時越水濱。 幸有故人同綺席,可無佳句慰芳辰。 清吟來擬追韋曲,一笑臨風岸葛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象徵秋天的蕭瑟。
  • 丹楓黃葉:紅色的楓葉和黃色的落葉,常用來描繪秋天的景色。
  • 糕餈(cí):一種糯米制成的食品,類似於現在的糯米糕。
  • 荊州:古代地名,今湖北一帶。
  • 舴艋(zé měng):古代的一種小船。
  • 綺席:華麗的宴席。
  • 芳辰:美好的時光。
  • 韋曲:古代的一種樂曲,這裏指優美的詩篇。
  • 葛巾:用葛布製成的頭巾,古代文人常戴。

翻譯

淮水的西風輕拂着白蘋,紅楓與黃葉總是讓人感到憂愁。 已經習慣了荊州的風俗,吃着糕餈,不知何時能乘小船穿越水邊。 幸好有老朋友一同在華麗的宴席上,怎能沒有佳句來慰藉這美好的時光。 清吟着詩句,試圖追尋那古老的韋曲,一笑之間,臨風而立,輕拂着葛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淮南秋日的景色與情感,通過「白蘋」、「丹楓黃葉」等意象,傳達出秋天的蕭瑟與愁緒。詩中「糕餈」、「荊州俗」反映了地方特色與習俗,而「舴艋」則寄託了對遠行的嚮往。後兩句表達了與故人相聚的喜悅,以及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展現了文人雅士的風采與情懷。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