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國子助教黃君立致仕歸閩

太學橫經已有年,聖恩今日許歸田。 三山耆舊迎疏廣,六館英髦仰鄭玄。 舟發天邊無一物,詩傳海內有千篇。 如斯出處真高潔,慚愧吾儕後著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仕:退休。
  • 橫經:橫陳經籍,指講學或研究經書。
  • 歸田:指官員退休廻鄕。
  • 耆舊:年高望重的人。
  • 疏廣:人名,此処指黃君立。
  • 六館:指國子監,古代的最高學府。
  • 英髦:英俊之士。
  • 鄭玄:東漢著名經學家,此処比喻黃君立。
  • 舟發天邊:形容船衹遠行,如同從天邊出發。
  • 詩傳:詩作流傳。
  • 出処:行爲擧止。
  • 高潔:高尚純潔。
  • 吾儕:我們這些人。
  • 著鞭:比喻努力前進。

繙譯

在太學講學研究經書已有多年,今天聖恩允許你退休廻鄕。 三山的年高望重之士迎接你,如同迎接疏廣;國子監的英俊之士仰慕你,如同仰慕鄭玄。 你的船衹從天邊出發,不帶任何物品,但你的詩作卻在國內外流傳千篇。 你的行爲擧止真是高尚純潔,我們這些後來者感到慙愧,需要更加努力。

賞析

這首作品是夏原吉爲送別國子助教黃君立退休廻閩而作。詩中,夏原吉高度贊敭了黃君立在太學講學的貢獻,以及他退休後受到的尊敬和仰慕。通過“三山耆舊迎疏廣,六館英髦仰鄭玄”的比喻,生動地描繪了黃君立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最後,夏原吉表達了自己對黃君立高尚品質的敬仰,以及自己作爲後來者需要更加努力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黃君立的深深敬意和祝福。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