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平原春日有懷

· 孫蕡
悵望鄉園去計違,春來惟有思依依。 客程故向南天遠,花信偏於北地遲。 漢帝苑邊盧橘熟,秦陀墓上鷓鴣飛。 柴門獨對東風掩,此日鬆筠冷翠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悵望:惆悵地望着。
  • 鄉園:故鄉。
  • 去計違:離開的計劃未能實現。
  • 花信:花開的訊息。
  • 北地:北方地區。
  • 漢帝苑:漢武帝的園林。
  • 盧橘:一種水果,即枇杷。
  • 秦陀墓:秦朝的墓地。
  • 鷓鴣:一種鳥。
  • 柴門:簡陋的門。
  • 鬆筠:松樹和竹子。
  • 冷翠微:冷清的綠色。

翻譯

惆悵地望着故鄉,離開的計劃未能實現,春天來了,只有思念依舊。 旅途因此向南天遙遠,花開的訊息在北方地區總是遲到。 漢武帝的園林裏,枇杷熟了,秦朝的墓地上,鷓鴣飛翔。 簡陋的門獨自對着東風關閉,這一天,松樹和竹子顯得冷清而綠意盎然。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獨感。詩中,「悵望鄉園去計違」直接抒發了詩人因計劃未能實現而產生的惆悵情緒。後文通過對春天花信的遲到、漢帝苑的盧橘熟和秦陀墓上的鷓鴣飛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加深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結尾的「柴門獨對東風掩,此日鬆筠冷翠微」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冷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