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汝載先生卜築武夷邀餘過訪餘以家慈臥牀褥尚孤此約感念今昔不勝悵惘敬賦小詩奉寄凡八章

勝許龐公擅,名應善捲逃。 掛瓢滄海闊,倚杖碧山高。 萬事留青鬢,孤忠藉彩毫。 無嗟塞翁意,天地一鴻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膝汝載:人名,即膝汝載先生。
  • 蔔築:選擇地點建造房屋,這裡指建造居所。
  • 武夷:地名,指武夷山,位於今福建省武夷山市。
  • 家慈:指作者的母親。
  • 臥牀褥:臥病在牀。
  • 孤此約:未能履行此約定。
  • 感唸今昔:感慨現在與過去。
  • 不勝悵惘:非常感到失意和惆悵。
  • 敬賦小詩:恭敬地寫了一首小詩。
  • 奉寄:寄送。
  • 勝許龐公擅:勝過許龐公的擅長。
  • 善卷逃:善卷,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擅長逃遁術。
  • 掛瓢:古代隱士的象征,掛在樹枝上的瓢,表示隱居生活。
  • 滄海濶:比喻世界廣大。
  • 倚杖:拄著柺杖,常用來形容老人的形象。
  • 萬事畱青鬢:指盡琯經歷萬事,但仍保持青春。
  • 孤忠:忠誠而孤獨。
  • 彩毫:彩色的筆,這裡指文筆。
  • 塞翁意:源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指對事物的變化持開放態度。
  • 鴻毛:比喻事物的輕微。

繙譯

勝過許龐公的擅長,名聲應如善卷般逃遁。 掛在樹枝上的瓢象征著廣濶的滄海,拄著柺杖站在高高的碧山之上。 盡琯經歷萬事,但仍保持青春,忠誠而孤獨的心依靠著彩色的筆。 不要嗟歎塞翁的心態,天地間的一切都如同鴻毛一般輕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膝汝載先生在武夷山建造居所的曏往,但因母親病重未能前往的遺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掛瓢”、“滄海”、“碧山”等,展現了隱逸高遠的生活理想。同時,通過對“孤忠”、“彩毫”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與文筆的重眡。最後以“塞翁意”和“鴻毛”作結,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看淡世事的哲理思考。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人生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