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司馬汪公招同吳越諸名士湖上玩月得秋字
縹緲晴煙一望收,樓船明月大堤頭。
芙蓉花發重湖夜,桂樹香飄萬壑秋。
彩筆乾坤誰大雅,青衫吳越盡名流。
何當醉逐羣公去,十二瑤臺次第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司馬汪公:指古代文學家司馬遷和汪倫。
吳越:指吳國和越國,這裏泛指各地名士。
縹緲(piǎo miǎo):形容景物模糊不清。
芙蓉:一種水生花卉。
桂樹:產桂花的樹木。
彩筆乾坤:指才華橫溢的文人。
瑤臺: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譯
朦朧的晴煙一直收斂,樓船在明亮的月光下停泊在大堤邊。湖中芙蓉花盛開,散發着濃重的芬芳,桂樹的香氣飄散在千山萬壑的秋夜中。文筆華麗的才子們,吳越地區的名士們盡顯風采。何時能與他們一起醉飲,登上十二層瑤臺,一同遊覽風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中秋夜司馬遷和汪倫邀請各地名士一起在湖上賞月的場景。詩人通過描繪湖上的景色和名士們的風采,展現了中秋夜的美好氛圍和文人雅士們的風采。整首詩意境優美,通過對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繪,展現了中秋夜的寧靜和詩人對文人雅士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