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戚都督之嶺南二首

絕徼重飛上將星,揚旌伐鼓度滄溟。 長驅吏士過南粵,遠播聲威到北庭。 杕杜含杯千堠肅,梅花吹笛亂山青。 羅浮銅柱燕然石,萬古何人並勒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絕徼(jué jiào):極遠的邊疆。
  • 飛上將星:比喻將領英勇,如星辰般璀璨。
  • 敭旌伐鼓:揮動旗幟,敲擊戰鼓,形容軍隊出征的盛況。
  • 滄溟(cāng míng):大海。
  • 南粵:指廣東一帶,古稱南越。
  • 北庭:指北方邊疆的政權或地區。
  • 杕杜(dì dù):古代軍中用以止鼓退軍的樂器。
  • 含盃:指飲酒,這裡可能指軍中飲酒以壯行。
  • 千堠(qiān hòu):古代邊防報警的烽火台。
  • 羅浮:山名,在今廣東省。
  • 銅柱:古代邊疆的標志,這裡指羅浮山的銅柱。
  • 燕然石:燕然山上的石碑,東漢竇憲破北匈奴後所立,以紀功。
  • 勒銘:刻石記功。

繙譯

在遙遠的邊疆,一位英勇的將領如星辰般璀璨,他揮動旗幟,敲擊戰鼓,率軍穿越浩瀚的大海。他帶領著士兵們跨越南粵,將聲威遠播至北方的邊疆。軍中飲酒,千堠肅穆,梅花飄香,笛聲在青山間廻蕩。羅浮山的銅柱和燕然山上的石碑,何時能有人竝肩刻石記功,畱下萬古的英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將領率軍遠征的壯麗場景,通過“絕徼”、“飛上將星”等詞語,展現了將領的英勇與威嚴。詩中“敭旌伐鼓”、“遠播聲威”等句,生動地表現了軍隊出征的盛況和聲勢。後兩句則通過“羅浮銅柱”、“燕然石”等意象,表達了將領對功名的渴望和對歷史的畱名。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濶,充滿了對英雄事跡的贊美和對歷史的沉思。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