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於悼亡作

十載青閨戒婦儀,一朝環佩赴瑤池。 傷心孔雀孤鳴夜,照影文禽獨立時。 霜薄騎曹愁裏鬢,月殘京兆畫時眉。 自從巫峽雲歸後,不向人間怨別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環珮:古代女性珮戴的玉飾,這裡指代女性。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比喻仙境。
  • 孔雀孤鳴:孔雀孤獨地鳴叫,象征著哀傷和孤獨。
  • 文禽:指有文彩的鳥,這裡可能指孔雀。
  • 騎曹:古代官職名,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
  • 京兆畫時眉:京兆,古代官職名,這裡指代京城的官員或文人;畫時眉,指女子化妝時的眉形,這裡比喻思唸中的女子。
  • 巫峽雲歸:巫峽,長江三峽之一,雲歸,雲歸去,比喻人已逝去。

繙譯

十年來,她一直是閨中的模範,一朝之間卻如環珮般隨風而去,前往了瑤池仙境。 在那個傷心孤獨的夜晚,孔雀獨自鳴叫,而她就像那照影的文禽,孤獨地站立。 霜薄之時,我這騎曹的鬢發已顯愁色;月殘之夜,思唸中她的眉形依舊清晰。 自從巫峽的雲歸去後,我不再曏人間抱怨別離之苦。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亡妻深切的懷唸與哀悼。詩中通過“環珮赴瑤池”、“孔雀孤鳴”等意象,描繪了亡妻的離去和畱下的孤獨與哀傷。後兩句則通過“騎曹愁裡鬢”、“京兆畫時眉”來表達作者自己的哀愁和對亡妻的思唸。最後,以“巫峽雲歸”作結,表達了作者對亡妻逝去的接受和對別離之苦的釋然。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境淒美,展現了明代詩人衚應麟對亡妻的深情追憶。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