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訪蘇別駕以修邀同蔡景明夜集

扶疏雙樹似禪堂,綠酒銀瓶喚客嘗。 麗藻世傳蘇屬國,高名人識蔡中郎。 三峨雲霧揮毫落,九曲溪山入話長。 已?平原留十日,漫將離色賦河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扶疏: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 禪堂:佛教寺院中供僧侶修行的地方。
  • 麗藻:華美的文辭。
  • 蘇屬國:指蘇武,漢代著名使臣,曾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堅守節操,後世常用以比喻忠貞不屈。
  • 蔡中郎:指蔡邕,東漢文學家、書法家,曾任中郎將,以學識淵博、品德高尚著稱。
  • 三峨:指四川峨眉山的三大主峯。
  • 九曲溪山:指風景秀麗的山水之地,這裏可能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
  • ?:同「拼」,意爲不顧一切地去做。
  • 平原:指平原君,戰國時期趙國的貴族,以好客著稱。
  • 河梁:橋樑,常用來象徵離別之地。

翻譯

茂密的樹木環繞,彷彿置身於靜謐的禪堂,我們舉杯共飲,銀瓶中的美酒邀請客人品嚐。華美的文辭世代傳頌着蘇武的忠貞,高尚的名聲讓人敬仰蔡邕的學識與品德。揮毫潑墨間,彷彿能感受到三峨山的雲霧繚繞,而九曲溪山的風景則成爲我們長談的話題。已經決定不顧一切地留下十日,盡情享受這相聚的時光,離別的色彩則輕輕地賦在了橋樑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在清源山的一次夜集,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扶疏雙樹似禪堂」一句,以禪堂的寧靜比喻友人相聚的和諧氛圍,而「麗藻世傳蘇屬國,高名人識蔡中郎」則巧妙地運用歷史人物來讚美友人的才華與品德。結尾的「已?平原留十日,漫將離色賦河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以及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