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曲呈邑大令

大夫遺愛似春暄,襦褲方歌五載恩。 內召忽歸臺省去,壺漿無路更攀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曲:古地名,今山西省陽曲縣。
  • 呈邑:呈獻邑土,指向官府呈獻土地。
  • 大令:大官。
  • 大夫:高級官員。
  • 襦褲(rú kù):古代男子的上衣和褲子。
  • 攀轅(pān yuán):攀爬城牆。

翻譯

大夫的恩寵就像春日的暖陽,穿着襦褲已經五載了。突然被召回宮中,再也無法前去拜訪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大夫受到君王寵愛的情景,比喻君王的恩寵如同春日溫暖般舒適。大夫穿着古代的襦褲已經五年了,突然被召回宮中,無法再外出拜訪,表達了對寵愛的感慨和無奈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