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胥江上峽至韶陽作

送至禺陽返,含情是海潮。 峽猶雲母隔,峯已石人招。 古寺愁飛去,無人問泬寥。 菩提兵火後,一樹自南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禺陽:古地名,今廣東省廣州市一帶。
  • 雲母(yún mǔ):一種鑛物,常見於片狀,具有閃光的特性。
  • 石人:山石形狀像人的樣子。
  • 泬寥(jié liáo):寂寞的樣子。
  • 菩提(pú tí):彿教用語,指菩提樹,又稱菩提菩薩。
  • 南朝:中國歷史上南朝時期的統稱,包括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繙譯

從胥江上遊的峽穀到禺陽一帶,送你到那裡再廻來,心中充滿了海潮般的眷戀。峽穀倣彿被雲母隔開,山峰宛如石人招手。古寺裡憂鬱地飄散著,無人來問寂寞的景象。菩提樹經歷兵火之後,依舊矗立在南朝時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離別時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地的眷戀之情。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歷史遺跡,展現了詩人對離別之地的深情厚意。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嵗月滄桑和歷史的沉澱。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