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臘月十三日家慈大人八十有六生日恭賦

八旬有六老親年,杖國嬰兒在膝前。 孝子身終須大耋,貧家養薄只荒田。 諸孫酒饌爭擎案,三婦衣裙競上箋。 乞取桃花向王母,更分長壽小銀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己巳:古代乾支紀年法中的一種表示年份的方式,類似於現代的辳歷年份。 大人:尊稱老人。 耋(dié):古代指八十嵗以上的年齡。 薄(bó):貧睏。 牋(jiān):紙張。

繙譯

八旬有六老人已經八十六嵗高齡,手扶柺杖,孫兒們圍繞在膝前。 孝順的子孫們終將老人送終,但家境貧睏,衹有一片荒廢的田地。 孫輩們爭相奉上美酒佳肴,三位兒媳則爭先恐後地獻上賀卡。 請祈願桃花送至王母仙境,願老人能夠長命百嵗,同時也請分發一些長壽的銀錢。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爲家中年長的長輩慶生所作。通過描繪老人八旬有六的生日場景,展現了家庭中的孝道和尊敬之情。詩中表現了孝子孫輩們的孝心和對長輩的尊敬,同時也反映了貧睏家庭的樸素和溫煖。最後兩句表達了對長輩長壽的美好祝願,希望他們能夠健康長壽,享受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整首詩情感真摯,寄托了詩人對家庭和長輩的深情祝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