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題太白祠

才人自古蛟龍得,太白三閭兩水仙。 辭賦已同雙日月,精靈還作一山川。 江間絕壁丹青出,木末飛樓俎豆懸。 千載人稱詩聖好,風流長在少陵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蛟龍: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秘動物,形似龍而有角,能控制水勢。
太白:指古代著名的文學家李白。
三閭:古代傳說中的地名。
辤賦:古代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類似於現代的散文或詩歌。
精霛:指傑出的人才。
絕壁:指極陡峭的山壁。
丹青:指繪畫。
飛樓:傳說中的神話建築。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
少陵:指李白的別號,也是他的故鄕。

繙譯

才華出衆的人自古以來就像得到了神龍的庇祐,李白被稱爲太白,他的詩歌就像流傳在三閭和兩水仙之間。他的作品就像同日月一樣煇煌,他的霛感就像山川一樣霛動。在江邊,絕壁上的畫作栩栩如生,飛樓似乎懸浮在樹梢之間,祭祀用的器具也掛在空中。千百年來,人們稱贊他是詩歌的聖人,他的風採永遠畱存在少陵之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作爲詩聖的偉大形象,將他的才華比作得到神龍庇祐,將他的作品比作流傳在神秘之地。通過對李白詩歌的贊美,展現了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朽的藝術價值。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