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閶臥病有作

天山南畔對秋空,此日金閶寂寞同。 蘇武飢寒甘齧雪,要離細小畏迎風。 思將爪發爲神劍,未有精誠與白虹。 蒲伏不妨長乞食,霸王遺烈在吳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吳閶(wú chāng):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蘇蘇州一帶。
金閶(jīn chāng):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蘇蘇州一帶。
蘇武(sū wǔ):漢代著名的忠臣。
爪發(zhǎo fà):指頭髮和鬍鬚。
白虹(bái hóng):傳說中的神劍名。
蒲伏(pú fú):指苦行修道者。
霸王(bà wáng):指項羽,楚漢戰爭時期的楚國霸主。

翻譯

天山南邊對着秋天的空曠,這一天金閶和吳閶都顯得冷清寂寞。
蘇武在飢寒中寧願啃食雪,也不願意離開這片土地,即使身處細小的環境也不畏懼迎風而來。
他想要把自己的頭髮和鬍鬚變成神劍,但還未有足夠的誠意和白虹一樣的神奇。
即使過着苦行修道者般的生活,也無法掩蓋霸王留下的英勇在吳地的傳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蘇武在北方邊疆的堅韌和忠誠。蘇武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忠臣,他在匈奴襲擊下被囚禁,但他寧願忍受飢寒,也不願向敵人屈服,展現了堅定的意志和忠誠的品質。詩中通過對蘇武的描寫,表達了對忠臣的讚頌和對忠誠精神的歌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