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祁七苞孫

山陰祁氏有遺忠,二六聲名與父同。 羝乳恨伊棲雪窖,鳳毛餘爾在煙空。 耶溪水淺難垂釣,射的山高且掛弓。 詞賦最能銷壯志,未應花萼作文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祁氏(qí shì):祁姓的人家。
  • 二六(èr liù):指祁遵和祁彪,祁遵是祁氏第二子,祁彪是第六子。
  • 羝乳(dī rǔ):指小羊的乳汁。
  • 伊(yī):他。
  • 棲(qī):棲息。
  • 雪窖(xuě jiào):積雪的洞穴。
  • 鳳毛(fèng máo):鳳凰的羽毛。
  • 耶(yé):古代的一種魚名。
  • 水淺難垂釣:水流淺,不易垂釣。
  • 射的山:射的山,古地名,今在山西省。
  • 詞賦:指詩文。

翻譯

在山陰,祁氏家族傳承着忠誠的品質,祁氏的第二子祁遵和第六子祁彪,聲名顯赫,與父親一樣令人敬仰。他們對於小羊的乳汁卻懷有怨恨,因爲他們棲息在積雪的洞穴中,而鳳凰的羽毛卻在煙雲之間飄逸。耶溪水流淺,難以垂釣,射的山高聳,弓箭懸掛其中。詩文最能激發壯志豪情,但他們卻未能將才華用於創作華麗的文學作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祁氏家族中的祁遵和祁彪,他們雖然有着聲名顯赫的父親,但卻身處困境,無法施展才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掙扎和無奈。作者通過對祁氏兄弟的寫照,反映了當時社會中人才難以施展的現狀,同時也表達了對才華橫溢卻無法施展的遺憾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