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子:指建安七子,東漢末年的七位文學家。
- 擅詞場:擅長文學創作。
- 書記翩翩:形容文筆優美,才華橫溢。
- 移下瀨:指將軍調動到下瀨,瀨指水邊。
- 飛檄:快速傳遞的軍令或文書。
- 扶桑:古代對日本的稱呼。
- 趙璧:指趙國的璧玉,比喻珍貴之物。
- 渾如月:比喻趙璧像月亮一樣明亮無瑕。
- 吳鉤:古代吳地產的寶劍,象徵武力。
- 已是霜:比喻吳鉤鋒利,如同霜刃。
- 幕中:指將軍的幕府,即將軍的辦公場所。
- 郭汾陽:指郭子儀,唐代名將,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封汾陽郡王。
翻譯
當時建安七子在文壇上獨領風騷,而你作爲書記,文采飛揚,最爲出色。聽說將軍即將調動到水邊,難道沒有快速傳遞的軍令去掃蕩遠方的日本嗎?你得到的趙國璧玉如同明亮的月亮,談論起吳地的寶劍,其鋒利已如霜刃。將軍的幕府中貴客衆多,古今以來,只有郭子儀將軍能擁有如此盛況。
賞析
這首詩讚美了殷無美的文才和即將擔任的軍事書記職務。詩中通過對比建安七子的文學成就和殷無美的書記才華,突出了後者的卓越。同時,詩人通過將軍調動、飛檄掃扶桑等意象,展現了殷無美即將參與的軍事行動的緊迫和重要。最後,以郭子儀將軍的幕府爲喻,暗示殷無美將身處高位,與衆多貴客共事,預示其未來的輝煌。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歲除日遇雪 》 —— [ 明 ] 王世貞
- 《 迫檄首路擬再陳情感懷有作 》 —— [ 明 ] 王世貞
- 《 潘景升少有文以書介仲淹乞餘志母作此寄之 》 —— [ 明 ] 王世貞
- 《 薄暮赴臬中諸公期未歸出憩湖上旋得新月湛然獨勝因成此篇 》 —— [ 明 ] 王世貞
- 《 隔谷歌二首 》 —— [ 明 ] 王世貞
- 《 請太室兄爲代而不能俟賦此寄懷 》 —— [ 明 ] 王世貞
- 《 丹竈峯 》 —— [ 明 ] 王世貞
- 《 行抵平原而酒忽濁作此自嘲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