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衡門:簡陋的房屋。
- 草色:草的顏色,也指春天的景象。
- 握手:表示親密的動作。
- 登堂:進入正廳,比喻進入正式的社交場合。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爾曹:你們。
- 緩帶:寬鬆的衣帶,形容生活悠閒。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吾黨:我們這一羣人。
- 抽簪:拔掉簪子,比喻棄官歸隱。
- 廣柳車:古代載棺材的車。
- 陵陽石:傳說中的仙石,比喻堅貞不屈的心志。
- 臭蘭:比喻深厚的友情。
- 鴻鯉:大鯉魚,比喻高遠的志向。
- 浮沉:比喻人生的起伏變化。
翻譯
簡陋的房屋外,春天的草色遠遠地指引着友人的尋訪,我們握手進入正廳,彼此間的意氣相投深厚。你們這些朋友依然過着悠閒的生活,而我們這一羣人卻應該棄官歸隱,遠離世俗的紛擾。儘管還有廣柳車中的淚水,但誰又能問及我們堅貞不屈的心志呢?只要我們之間的友情如臭蘭般長久不衰,就不必去討論人生的起伏變化,就像不必去論及鴻鯉的浮沉一樣。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世俗的厭倦。詩中,「衡門草色遠相尋」描繪了友人尋訪的情景,而「握手登堂意氣深」則展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後兩句通過對「爾曹」與「吾黨」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嚮往。最後兩句則以「臭蘭」和「鴻鯉」爲喻,強調了友情的持久和人生的無常,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七年前爲在明賦此十絕句今春在明遇餘吳閶復出卷索書之時餘二人各掛冠久矣因題二絕於後 》 —— [ 明 ] 王世貞
- 《 餘以秋月履任有閩人孫司獄者廉慈着狴犴間不久遷廣東幕僚憔悴不自得瀕行搏顙乞言憫之爲賦二絕句 》 —— [ 明 ] 王世貞
- 《 宗良王孫舊示嚴氏毀先公三密啓今復遠辱新詩一章見貽感而報謝 》 —— [ 明 ] 王世貞
- 《 崇明陸叟移居吳城以上元夕生兒友人索贈 》 —— [ 明 ] 王世貞
- 《 走筆再送馮使君之楚 》 —— [ 明 ] 王世貞
- 《 大中丞孫公貽書示按部期久不至聊爾奉訊 》 —— [ 明 ] 王世貞
- 《 漫興八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姑恩曲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