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爲惜輞川好,攜家事田作。 青山映如帶,綠樹相歷羃。 燕乳林花亂,蠶肥桑陰薄。 微雨終南來,鯈魚藹然樂。 餉饁下鳶羣,束書掛牛角。 樵斧入澗深,丁丁送餘斲。 歸逢耦耕叟,問我來朝約。 坐愛微風吹,尚隱殘日腳。 得暇便相過,牀頭有桑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輞川:地名,在今陝西省藍田縣,以風景秀麗著稱。
  • 事田作:從事農耕。
  • 歷羃:覆蓋,遮蔽。
  • 燕乳:燕子哺育幼鳥。
  • 蠶肥:蠶兒肥壯,指蠶繭豐收。
  • 桑陰薄:桑樹的陰影稀疏。
  • 鯈魚:一種淡水魚,此處指魚兒。
  • 藹然:和藹可親的樣子,此處形容魚兒悠閒自得。
  • 餉饁:送飯到田間。
  • 鳶羣:鷹類鳥羣。
  • 束書掛牛角:將書捆綁掛在牛角上,形容農忙時讀書的情景。
  • 樵斧:砍柴的斧頭。
  • 丁丁:砍柴聲。
  • 餘斲:剩餘的砍伐聲。
  • 耦耕:兩人並肩耕作。
  • 來朝約:約定明天的計劃。
  • 殘日腳:夕陽的餘暉。
  • 桑落:桑樹落葉,指桑葉落盡的季節。

翻譯

爲了珍惜輞川的美景,我帶着家人去那裏耕作。青山像帶子一樣環繞,綠樹茂密地覆蓋着。林中的燕子哺育着幼鳥,蠶兒肥壯,桑樹的陰影稀疏。微雨從終南山飄來,魚兒在水中悠閒自得地遊動。我送飯到田間,驚起了鷹羣,把書捆綁掛在牛角上。砍柴的斧頭深入山澗,砍柴聲在山谷中迴盪。回家時遇到並肩耕作的老人,他問我明天的計劃。我坐在微風中,欣賞着夕陽的餘暉。有空就來我家坐坐,牀頭還有桑葉落盡的時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田園生活的畫卷,通過對輞川美景的珍惜和對農耕生活的細緻描寫,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詩中「青山映如帶,綠樹相歷羃」等句,以生動的意象表達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後文通過對農耕細節的刻畫,如「餉饁下鳶羣,束書掛牛角」,展現了農忙時節的田園景象。結尾處的「坐愛微風吹,尚隱殘日腳」則抒發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和寧靜安詳的心境。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讚美。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