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七十首李都尉陵從軍
園桃畏霜霰,零落不自己。
吾聞諸古人,衰榮亦常爾。
所以遇春榮,澹乎無可喜。
內外了不幹,熹微識其始。
明月海上來,中天澄如洗。
至寶嗟已失,囂然諛殤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擬古:模仿古代的風格或作品。
- 七十首:指這首詩是作者模仿古代風格創作的系列詩作之一。
- 李都尉陵:指西漢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曾任都尉。
- 從軍:參軍,投身軍事。
- 霜霰(shuāng xiàn):霜和雪珠,指寒冷的天氣。
- 零落:凋謝,衰敗。
- 衰榮:衰敗與繁榮。
- 澹乎:平靜,淡然。
- 內外了不幹:內心與外界完全不相關。
- 熹微:微弱的光亮。
- 囂然:喧鬧的樣子。
- 諛殤子:諂媚短命的人。
翻譯
園中的桃樹畏懼霜雪,凋零落盡,無法自控。 我聽古人說,衰敗與繁榮也是常事。 所以遇到春天的繁榮,我內心平靜,並不感到特別喜悅。 內心與外界完全無關,只在微弱的光亮中認識到這一切的開始。 明月從海上升起,天空清澈如洗。 至寶已經失去,卻還在喧鬧中諂媚那些短命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園中桃樹在霜雪中的凋零,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詩中「衰榮亦常爾」一句,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淡然態度,認爲無論是衰敗還是繁榮,都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不必過於喜悲。後文通過對明月升起的描繪,進一步以自然景象來象徵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最後兩句則帶有諷刺意味,暗示了社會中對權勢的盲目追隨和對生命的輕視。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世態的洞察和對內心平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