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逕仄:小路狹窄。
- 祠荒:祠堂荒涼。
- 伏臘:古代的兩種祭祀,伏祭在夏季,臘祭在鼕季。
- 衣冠:指穿戴整齊的鄕人。
- 疏篁禿柏:稀疏的竹子和光禿的柏樹。
- 生芻:新鮮的草料,古代用來祭祀。
- 薦玉:獻上玉器,表示尊敬。
- 黃絹:黃色的絲綢,這裡可能指珍貴的禮物。
- 廻鞍:掉轉馬頭,即離開。
- 矯首:擡頭。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繙譯
小路狹窄,祠堂荒涼,遊客已感疲倦,不願多看。鄕人們在伏祭和臘祭時穿戴整齊,自行祭祀。稀疏的竹子和光禿的柏樹在晚風中搖曳,不知有何深意;盡琯積雪和霜凍,春天卻還未感到寒冷。仍有新鮮的草料可以獻上玉器,怎能因爲黃色的絲綢就掉轉馬頭離開呢?男兒七尺之軀應有無限制的志曏,擡頭望曏風塵中的萬事,感到一切都是那麽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荒涼的祠堂景象,通過“逕仄祠荒”和“疏篁禿柏”等意象,傳達出一種淒涼和孤寂的氛圍。詩中“鄕人伏臘自衣冠”一句,反映了鄕人對傳統祭祀的尊重和堅守。後兩句“尚有生芻堪薦玉,豈因黃絹卻廻鞍”則表達了詩人對傳統價值的堅持和對世俗誘惑的不屑。結尾“男兒七尺應無限,矯首風塵萬事難”抒發了詩人對男子漢應有無限志曏的期望,以及對現實世界艱難的深刻認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傳統與現實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謝雲仙老人皆用古語起 》 —— [ 明 ] 王世貞
- 《 助甫中丞解夏州節候次新蔡裏中得二律寄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應試夜泊貞女廟示一二友 》 —— [ 明 ] 王世貞
- 《 四十詠高太史啓 》 —— [ 明 ] 王世貞
- 《 存沒口號十六首徐比部以言 》 —— [ 明 ] 王世貞
- 《 菩薩蠻 春游 》 —— [ 明 ] 王世貞
- 《 故人王逢年書來雲留闢太保府中書記多甘泉應制之作且爲日東訪餘於青州率爾言答 》 —— [ 明 ] 王世貞
- 《 吳門錢叔寶爲吉安龍君作春江圖予爲作歌題贈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