弇園雜詠十六首梵王橋

輕篙刺水澹忘歸,狼籍殘紅處處飛。 猶讓當年霅中棹,兩山空翠撲人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弇園: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梵王橋:橋名,可能與佛教有關。
  • 輕篙:輕輕地划動船篙。篙(gāo):撐船用的長杆。
  • 刺水:划水,指用篙撐船。
  • 澹忘歸:悠然自得,忘記了歸去。澹(dàn):安靜,淡泊。
  • 狼籍:散亂不整的樣子。
  • 殘紅:落花。
  • 霅中棹:霅(zhá),水名,即霅溪,在今浙江省。棹(zhào):船槳,這裏指划船。
  • 兩山空翠:兩邊的山色蒼翠。空翠:指山色。
  • 撲人衣:形容山色清新,彷彿能撲到人的衣服上。

翻譯

輕輕地划動船篙,水面泛起漣漪,我悠然自得,忘記了歸去。落花散亂地飛舞,到處都是。我彷彿還能感受到當年在霅溪划船的情景,兩邊的山色蒼翠欲滴,清新得彷彿能撲到我的衣服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山水畫面。詩人通過「輕篙刺水」和「狼籍殘紅」等細膩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落花的悽美。後兩句則通過回憶和比喻,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更加深遠的意境,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陶醉和對往昔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