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懷

昔有無支祈,佻負百伕力。 終古腥淮流,金鎖時掣搦。 貳負殺窫窳,帝討羈石室。 梏拲錮其形,千載鬱如臘。 中祀無百年,滔滔惡焉極。 宣淫蕩天紀,一死事以息。 悵然念休代,奸人易爲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無支祈:傳說中的水怪。
  • 佻負:輕佻地承擔。
  • 腥淮流:淮河的腥臭水流。
  • 金鎖:金屬製成的鎖鏈。
  • 掣搦:牽制,束縛。
  • 貳負:背叛的負擔。
  • 窫窳:古代傳說中的怪物。
  • 帝討:天帝的討伐。
  • 羈石室:被囚禁在石室中。
  • 梏拲:古代刑具,手銬。
  • :禁錮。
  • 鬱如臘:形容心情沉重,如臘月般寒冷。
  • 中祀:中等的祭祀。
  • 滔滔:形容水流不斷。
  • 惡焉極:惡行到了極點。
  • 宣淫:放縱淫亂。
  • 天紀:天道的秩序。
  • 休代:和平的時代。
  • 奸人:邪惡的人。
  • 易爲賊:容易成爲盜賊。

翻譯

昔日有傳說中的水怪無支祈,輕佻地承擔着百人的力量。淮河的腥臭水流終古不息,金鎖時常牽制着它。背叛的負擔殺死了怪物窫窳,天帝對其進行了討伐,將其囚禁在石室中。手銬禁錮了它的形體,千載之後,它的形象如同臘月般寒冷。中等的祭祀沒有持續百年,惡行滔滔不絕,到了極點。放縱淫亂破壞了天道的秩序,一旦死亡,事情就得以平息。我悵然地思念着和平的時代,邪惡的人容易成爲盜賊。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古代傳說中的怪物和神話故事,隱喻了人間的惡行和背叛。詩中「無支祈」、「窫窳」等形象生動,通過這些傳說中的怪物,詩人表達了對惡行的譴責和對和平時代的嚮往。詩的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古代神話的引用,展現了詩人對道德淪喪和時代變遷的深刻思考。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