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廷尉孫公渡襄北上時鄖鎮自公疏開督府申軍令不佞沗繼武雲

一疏明光有大邦,雄開幕府擁旌幢。 前茅曙色通秦嶺,後吹春聲疊漢江。 蕭相規成元畫一,羊公名在雅無雙。 欲知鈴閣留題處,時復芸香透瑣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明光:指朝廷。
  • 大邦:大國,這裏指襄陽。
  • 開幕府:設立軍事指揮機構。
  • 旌幢(jīng chuáng):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幟,這裏指軍旗。
  • 前茅:古代行軍時的前哨,這裏指先鋒部隊。
  • 秦嶺:中國重要的山脈,位於陝西。
  • 後吹:古代軍中用以傳達命令的樂器聲。
  • 漢江:長江的支流,流經湖北。
  • 蕭相:指蕭何,漢初名相。
  • 畫一:指法令統一。
  • 羊公:指羊祜,西晉名將。
  • 鈴閣:指軍事指揮中心。
  • 芸香:一種香草,古人常用以保護書籍免受蟲蛀。
  • 瑣窗:雕有連環形花紋的窗子。

翻譯

一封奏疏直達朝廷,襄陽這片大地,雄壯的軍事指揮機構設立,軍旗高揚。 先鋒部隊的曙光穿透了秦嶺,後方的軍令如春水般在漢江上回蕩。 如同蕭何的法令統一,羊祜的名聲無雙。 想要知道軍事指揮中心留題的地方,時常有芸香透過雕花的窗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廷尉孫公北上襄陽設立軍事指揮機構的盛況,通過「明光」、「旌幢」、「秦嶺」、「漢江」等意象展現了軍事行動的雄壯與遼闊。詩中「蕭相規成元畫一,羊公名在雅無雙」運用典故,讚美了孫公的軍事才能和威名。結尾的「鈴閣」、「芸香」、「瑣窗」則營造了一種文化氛圍,暗示了孫公不僅是軍事家,也是文化人,其軍事行動與文化修養並重。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