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宿月衣庵:在月下留宿的僧庵。
- 留別:離別時留下詩文作爲紀念。
- 家山:家鄉的山,代指家鄉。
- 諸子:各位朋友。
- 參遍:參訪遍歷。
- 諸方便:各種方法或途徑。
- 掩扉:關閉門戶。
- 浮生:短暫的人生。
- 與心違:與內心所願相違背。
- 言尋:尋找。
- 海嶽:大海和高山。
- 僧房:僧人居住的房間。
- 獨鶴:孤獨的鶴。
- 浩渺:形容水域遼闊無邊。
- 羣鷗:成羣的海鷗。
- 依微:依稀微弱。
- 秋蓬:秋天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翻譯
我參訪遍歷了各種方法後關閉了門戶,短暫的人生常常與內心所願相違背。 我尋找大海和高山,但終究難以停留,暫時寄居在僧房,便意味着即將歸去。 孤獨的鶴離去時,天空顯得浩渺無邊,羣鷗棲息的地方,水面依稀微弱。 在這茫茫大地上,我們都是過客,不要笑那秋天的蓬草,無論遠近都在飄飛。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漂泊無常的感慨。詩中,「參遍諸方便掩扉」一句,既顯示了詩人的修行歷程,也暗示了人生的探索與閉門自省。後句「浮生多恐與心違」則直抒胸臆,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理想與現實矛盾的深刻認識。詩的中間部分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獨鶴去時天浩渺」和「羣鷗宿處水依微」,進一步以景寓情,強化了詩人對人生漂泊和無常的感受。結尾「茫茫大地同爲客,莫笑秋蓬遠近飛」則是對人生共同命運的深刻洞察,以及對世事無常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