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籍東歸留別秣陵諸相知

角巾殊不俗,野服雅相宜。 故里春將半,歸帆去未遲。 寧親時問膳,抱子慰含飴。 無限田園樂,長歌陶令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棱角的頭巾。
  • 野服:指鄉野平民的服裝,通常簡單樸素。
  • 秣陵:古代地名,今南京。
  • 寧親:回家侍奉父母。
  • 問膳:詢問飲食,指關心父母的飲食起居。
  • 含飴:指含着糖或甜蜜的東西,比喻享受天倫之樂。
  • 陶令辭:指陶淵明的詩文,因其曾任彭澤令,故稱「陶令」。

翻譯

戴着有棱角的頭巾,顯得格外不俗,穿着樸素的鄉野服裝,恰到好處。 故鄉的春天已經過半,揚帆歸去,時間還不算晚。 回家侍奉父母,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抱着孩子享受天倫之樂。 田園生活有着無盡的樂趣,我長聲吟唱着陶淵明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安希範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家庭的深情。詩中,「角巾」和「野服」描繪了詩人樸素自然的形象,而「歸帆去未遲」則流露出對歸鄉的迫切與期待。後兩句通過對家庭生活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親情的珍視和對田園生活的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

安希範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