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辰:指壬辰年,即公元1592年。
- 禮闈: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
- 索居:孤獨地居住。
- 苦吟:用心地吟詠詩歌。
- 紅燭:紅色的蠟燭,常用於照明或裝飾。
- 劇飲:痛飲,大量飲酒。
- 綠尊:綠色的酒杯,這裏指酒。
- 柝(tuò):古代打更用的木梆。
- 嚴更:深夜的更聲。
- 寒生:因寒冷而產生的感覺。
- 積雨:連綿不斷的雨。
- 良會:美好的聚會。
翻譯
在壬辰年的科舉考試場所夜晚聚會,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邀請他們一起歡慶,慰藉孤獨的生活。我們用心吟詠詩歌,直到紅燭燃短,痛飲美酒,直到酒杯空空。深夜的更聲警醒我們,寒冷的感覺在連綿的雨後更加明顯。我們珍惜這次美好的聚會,如果不醉一場,又怎能盡興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科舉考試場所夜晚的一次聚會,通過「苦吟紅燭短,劇飲綠尊虛」展現了詩人與朋友們盡情享受詩歌與美酒的場景。詩中「柝警嚴更後,寒生積雨餘」則巧妙地通過環境描寫,增添了聚會的氛圍感。最後,「相看惜良會,不醉復何如」表達了詩人對這次聚會的珍惜和對盡情享受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安希範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小范,號我素。萬曆十四年進士。授行人,遷禮部主事,改南京吏部。二十一年疏請復高攀龍、吳弘濟官,以獎忠良,並嚴諭閣臣無挾私植黨。帝怒斥爲民。在家鄉參與東林講學之會。有《天全堂集》。
► 108篇诗文
安希範的其他作品
- 《 次韻答孫汝師見贈吳興卜居之作 》 —— [ 明 ] 安希範
- 《 和高存之六十 》 —— [ 明 ] 安希範
- 《 鄭太初儀部遠謫永寧出都門諸公贈言見示次吳采于侍御韻奉贈 其二 》 —— [ 明 ] 安希範
- 《 用先大夫韻題風樹樓壁 》 —— [ 明 ] 安希範
- 《 送金太初赴徐練府幕下 》 —— [ 明 ] 安希範
- 《 七月既望過圻村訪蔡金風適衝寰翁至同登龍山尋幽谷釣臺諸勝晚留小酌泛月而歸 》 —— [ 明 ] 安希範
- 《 戴亨融少參以聽調北上過訪慰別 其一 》 —— [ 明 ] 安希範
- 《 屏居山中忽聞先帝賓天不勝哀感恭賦以志攀髯之戀 》 —— [ 明 ] 安希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