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山中忽聞先帝賓天不勝哀感恭賦以志攀髯之戀
雖蒙放棄老丘園,旋復衣冠兩被恩。
豈有涓埃酬海嶽,祇慚衰朽負乾坤。
草茅跡遠閽難叩,葵藿忱微手自捫。
望闕不勝頻灑淚,未傳哀詔巳聲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屏居:隱居。
- 賓天:指帝王去世。
- 攀髯:比喻追隨帝王或哀悼帝王去世。
- 涓埃:比喻微小的貢獻。
- 葵藿:比喻忠誠。
- 忱微:微薄的忠誠。
- 閽難叩:難以敲開的門,比喻難以接近朝廷。
翻譯
我雖然被棄置在山中隱居,但很快又兩次受到皇帝的恩寵,穿上了官服。我自知沒有什麼微小的貢獻可以回報國家,只是感到自己年老力衰,辜負了天地的期望。我身處草茅之中,遠離朝廷,難以接近,但我的忠誠之心雖微薄,卻始終如一,自己撫摸着胸口,感受着這份忠誠。我望着皇宮的方向,不禁頻頻落淚,即使沒有接到哀悼的詔書,我的聲音也已經哽咽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先帝的深切哀悼和對國家的忠誠。詩中,「屏居山中」與「衣冠兩被恩」形成對比,突出了詩人雖被棄置但仍受恩寵的複雜情感。後句中的「涓埃」、「衰朽」等詞,自謙地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的貢獻微薄和對自己年老力衰的無奈。結尾的「望闕灑淚」和「未傳哀詔巳聲吞」則深刻描繪了詩人對先帝的哀思和對國家的忠誠,情感真摯,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