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寒雨

· 成鷲
重陰薄微陽,萬族息羣動。 夜昏閉衡門,土壁周無縫。 長襟覆短牀,黑蛇蟠鐵甕。 北風如橐籥,呼吸由窗空。 漸聞檐雨聲,始覺山月霿。 寒生紙帳薄,雪壓庭柯重。 不眠知夜長,獨起歌商頌。 高天低片雲,慘澹連楹棟。 我無龜手藥,久立筋骨痛。 抖擻七斤衫,枵然了無用。 自笑住山人,行李無齎送。 譬彼初生駒,從不習羈鞚。 孤蓬離本根,大地原空洞。 冷煖只自知,裘葛聊隨衆。 經年別舊林,日暮思羣從。 石田已荒蕪,茅屋今誰共。 猿鶴守窮山,寧能免飢凍。 平生學道心,念此得無夢。 何時歸去來,鹿門事耕種。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