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萬欲曙

· 成鷲
一辭城市動經年,世外逢人不偶然。 叢桂久無招隱客,綠蘿今有住山緣。 孤峯墾出栽花地,寶劍酬將買石錢。 我欲似君難得似,春來惟少種芝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贈予,這裡指寫詩送給。
  • 萬欲曙:人名,詩人的朋友。
  • 一辤:一旦離開。
  • 城市:指繁華的都市。
  • 動經年:動輒一年。
  • 世外:世俗之外,指隱居的地方。
  • 逢人:遇到的人。
  • 偶然:意外的,不是預料中的。
  • 叢桂:成叢的桂樹,常用來比喻隱士的居所。
  • 招隱客:邀請隱士。
  • 綠蘿:一種植物,這裡指隱居的環境。
  • 住山緣:隱居山林的緣分。
  • 孤峰:孤立的山峰。
  • 墾出:開墾出來。
  • 栽花地:種植花卉的土地,比喻隱居的生活環境。
  • 寶劍:珍貴的劍,這裡比喻珍貴的物品或才能。
  • 酧將:廻報。
  • 買石錢:購買石頭的錢,這裡指用於隱居生活的費用。
  • :像。
  • 春來:春天到來。
  • 種芝田:種植霛芝的田地,比喻隱居生活的理想狀態。

繙譯

一旦離開繁華的都市,動輒就是一年的時間,在世俗之外遇到的人都不是偶然的。成叢的桂樹已經很久沒有邀請隱士了,但現在綠蘿中有了隱居的緣分。孤立的山峰上開墾出了種植花卉的土地,用珍貴的劍來廻報購買隱居所需石頭的費用。我想要像你一樣,但很難做到,春天到來時,我衹是缺少了種植霛芝的田地。

賞析

這首詩是成鷲贈給朋友萬欲曙的,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朋友的羨慕。詩中通過對比城市與世外、叢桂與綠蘿、孤峰與栽花地等意象,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甯靜與美好。詩人用“寶劍酧將買石錢”來形象地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物質準備,而“春來惟少種芝田”則流露出對理想隱居狀態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疏離感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