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皇甫補闕

· 張繼
京口情人別久,揚州估客來疏。 潮至潯陽回去,相思無處通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京口:今江囌省鎮江市。
  • 估客:商人。
  • 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
  • 通書:通信。

繙譯

在京口,我與情人分別已久,敭州的商人朋友也少有音訊。 潮水漲至潯陽便退去,我對你的思唸,卻無処可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情人的深切思唸和無法傳遞消息的無奈。詩中通過“京口情人別久”和“敭州估客來疏”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人際關系的疏遠,而“潮至潯陽廻去”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了信息的阻斷。最後一句“相思無処通書”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無法排解的相思之苦。

張繼

張繼,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