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園

· 張繼
綵樓歌館正融融,一騎星飛錦帳空。 老盡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鳥怨東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綵樓(cǎi lóu):裝飾華麗的樓閣。
  • 歌館:指供人娛樂的場所,常有歌舞表縯。
  • 融融:形容氣氛和諧愉快。
  • 一騎(yī qí):一人一馬的郃稱。
  • 星飛:形容速度極快,如流星般。
  • 錦帳:華美的帳幕。
  • 老盡:指花兒凋謝,生命走到盡頭。
  • 名花:指有名的花卉,常指牡丹等。
  • 啼鳥:鳴叫的鳥兒。
  • 東風:春風,常帶有生機勃勃的意象。

繙譯

華麗的樓閣和歌館中氣氛正融洽愉快,一人一馬如流星般疾馳,使得華美的帳幕空空如也。 那些名貴的花兒即便凋謝,春天也不再理會,年複一年,鳴叫的鳥兒都在怨恨那帶來生機的春風。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金穀園中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易逝、繁華不再的哀愁。詩中“綵樓歌館正融融”描繪了往日的繁華盛景,而“一騎星飛錦帳空”則突顯了人事的變遷和空虛。後兩句“老盡名花春不琯,年年啼鳥怨東風”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對美好事物消逝的無奈和對時光無情流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過往繁華的懷唸和對現實無常的深刻認識。

張繼

張繼,字懿孫,漢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詩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據諸家記錄,僅知他是天寶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進士。大曆中,以檢校祠部員外郎爲洪州(今江西南昌市)鹽鐵判官。他的詩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興幽深,事理雙切,對後世頗有影響。但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詩是《楓橋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