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檣(fēng qiáng):指帆船。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水勢洶涌,無邊無際。
- 三吳:古代指吳郡、吳興、會稽三地,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區。
- 咸池:古代神話中太陽洗浴的地方。
- 水伯:古代神話中的水神。
- 蛟龍:古代傳說中的龍類生物。
- 鴻雁:大雁,常用來象徵遠方的消息或思念。
- 望亭:地名,位於今江蘇省蘇州市。
- 鱸:一種魚,肉質鮮美。
翻譯
坐倚着帆船,凝視着太湖,湖面波濤洶涌,無邊無際,覆蓋了半個三吳地區。 寒氣似乎通向上界的咸池,黑雲籠罩着水中的水神。 雲層暗淡,蛟龍似乎要騰空而起,大雪紛飛,鴻雁驚慌地呼喚。 在望亭,夜晚有酒可以暢飲,從漁家買來一尺長的鱸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湖的壯闊景象和夜晚的寧靜生活。通過「風檣」、「太湖」、「波濤澒洞」等詞語,展現了太湖的浩渺與壯麗。詩中「寒通上界咸池氣,黑入中流水伯都」運用神話元素,增添了神祕色彩。後兩句則通過「蛟龍」、「鴻雁」的動態描寫,以及「望亭有酒宵堪醉,買得漁家一尺鱸」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梅隱爲蕃禧觀餘道士作二首 》 —— [ 元 ] 張翥
- 《 溪居山水小景二首 》 —— [ 元 ] 張翥
- 《 存道元帥師宗感時及陡溯山俟刀寨入貢次韻二詩送歸關戍 》 —— [ 元 ] 張翥
- 《 題陳所翁九龍戲珠圖 》 —— [ 元 ] 張翥
- 《 秋日獨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 —— [ 元 ] 張翥
- 《 秋日偕成竹居秦景桓遊蜀岡萬花園 》 —— [ 元 ] 張翥
- 《 懐天目山處士張一無二首 其一 》 —— [ 元 ] 張翥
- 《 朝中措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