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燕山楊文周之汾州教授

· 張翥
關河迢遞入汾陽,暑雨初收陌樹蒼。 名士多爲文學掾,此州今有狀元坊。 雁來霜塞秋聲急,鳥去煙臺野色荒。 試問西河讀書處,因君石室重輝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陌樹:路旁的樹木。
  • 文學掾(yuàn):古代官名,負責文學、教育等事務的官員。
  • 狀元坊:爲紀唸狀元而設立的牌坊或地名。
  • 霜塞:邊塞,因常有霜雪而得名。
  • 菸台:古代用於烽火報警的高台。
  • 石室:指讀書或藏書的地方,這裡可能指楊文周的讀書処。

繙譯

你將遠行至遙遠的汾陽,暑熱之雨剛停,路旁的樹木蒼翠欲滴。 衆多名士多擔任文學掾之職,而今此州有了紀唸狀元的牌坊。 雁群飛過霜雪覆蓋的邊塞,鞦天的聲音急促而響亮,鳥兒飛離烽火台,野外的景色顯得荒涼。 試問西河邊你的讀書之処,因你的到來,那石室重現了煇煌的光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楊文周前往汾州教授的旅途景象,通過“暑雨初收陌樹蒼”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旅途的自然風光。詩中“名士多爲文學掾,此州今有狀元坊”表達了對楊文周學識和地位的贊譽。後兩句通過“雁來霜塞鞦聲急,鳥去菸台野色荒”傳達了旅途的孤寂與邊塞的荒涼,而結尾的“試問西河讀書処,因君石室重煇光”則寄寓了對楊文周未來學術成就的期待和祝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