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蚤(zǎo):早。
- 鐙(dèng):馬鞍兩側供腳踩的金屬物,這裡指馬鐙。
- 鐸(duó):古代的一種樂器,形似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這裡指車上的鈴鐺。
- 賈車(gǔ chē):商人的車輛。
- 蛬(qióng):蟋蟀。
繙譯
早晨出發於魯橋, 道路溼滑,雨剛剛停歇, 山間昏暗,雲霧繚繞不散。 看曏野店,燈光近在咫尺, 聽到車上的鈴聲,商人的車輛正緩緩駛來。 馬兒喫飽了,力量正健, 蟋蟀因寒冷而聲音容易顯得哀傷。 偶然遇到南去的使者, 早早地托他帶廻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晨出發時的景象,通過雨後的道路、昏暗的山雲、野店的燈光和商車的鈴聲,勾勒出一幅旅途的靜謐畫麪。詩中“馬飽力方健,蛬寒聲易哀”巧妙對比了馬的健壯與蟋蟀的哀鳴,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哀愁。結尾的“偶逢南去使,早早附書廻”則透露了旅途中的偶然與期待,表達了詩人對家鄕的思唸之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會試院泰甫兵部既答和拙作且示以佳章僕以汨於校文遂稽貂續仍韻見趣所考既就格輒綴四首錄奉一笑 》 —— [ 元 ] 張翥
- 《 關嶺 》 —— [ 元 ] 張翥
- 《 讀瀛海喜其絕句清遠因口號數詩示九成皆寔意也 》 —— [ 元 ] 張翥
- 《 題汪會語村隱居 》 —— [ 元 ] 張翥
- 《 臨江仙 · 梁山舟中二首其二 》 —— [ 元 ] 張翥
- 《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靈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馬始作一車出入皆賦詩自志 》 —— [ 元 ] 張翥
- 《 上都從駕幸東涼亭 》 —— [ 元 ] 張翥
- 《 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詩 》 —— [ 元 ] 張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