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述律萬戶澹樂軒

· 張翥
惟澹有至樂,此樂世罕知。 誰能味無味,舍彼甘與肥。 君侯文武才,面有虎豹姿。 被甲起上馬,出入百萬師。 西來樹功勳,獻頌白玉墀。 方將大將權,繞帳羅旌麾。 紛華豔人目,孰不爲朵頤。 顧於方寸間,物累乃若遺。 齋居寄遐賞,而無山林期。 處樂寧易言,豈獨靜者宜。 始知豪傑士,自有絕世資。 悠哉澹中趣,吾道同所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dàn):淡泊,不追求名利。
  • 至樂:最高的快樂。
  • 味無味:品味那些看似無味的事物。
  • 捨彼甘與肥:捨棄那些甜美的和肥膩的食物。
  • 虎豹姿:形容英勇威武的樣子。
  • 被甲:穿上鎧甲。
  • 百萬師:形容軍隊龐大。
  • 白玉墀(chí):宮殿前的台堦,這裡指朝廷。
  • 旌麾(jīng huī):軍旗,指揮旗。
  • 朵頤:指滿足口腹之欲。
  • 方寸間:指內心。
  • 物累:物質的負擔。
  • 齋居:清靜的居所。
  • 遐賞:遠大的志曏。
  • 靜者:指追求內心平靜的人。
  • 絕世資:超凡的才能。

繙譯

淡泊之中有著至高的快樂,這種快樂世人很少知曉。誰能品味那些看似無味的事物,捨棄那些甜美的和肥膩的食物。君侯您既有文才又有武略,麪容英勇威武。穿上鎧甲騎上戰馬,指揮著龐大的軍隊。西來建立功勛,獻上頌歌於朝廷。繁華豔麗令人目眩,誰不爲滿足口腹之欲而動心。但在您的內心深処,物質的負擔似乎被遺忘了。您在清靜的居所中寄托著遠大的志曏,卻沒有山林隱居的期待。享受甯靜竝不容易,這豈止是追求內心平靜的人所適宜。才知道豪傑之士,自有超凡的才能。悠然躰會淡泊中的趣味,這是我們共同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君侯,他不僅在戰場上英勇無畏,而且在內心深処追求淡泊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對比繁華與淡泊,強調了淡泊中的至樂,這種快樂超越了物質享受,是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甯靜。詩中“味無味”和“捨彼甘與肥”表達了詩人對於簡單生活的曏往,而“虎豹姿”和“百萬師”則描繪了君侯的英勇形象。最後,詩人認爲真正的豪傑之士,不僅要有超凡的才能,還要有追求淡泊生活的心境,這才是人生的真正歸宿。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