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蚤(zǎo):早。
- 鐙(dèng):馬鞍兩側供腳踩的金屬物,這裏指馬鐙。
- 鐸(duó):古代的一種樂器,形似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這裏指車上的鈴鐺。
- 賈車(gǔ chē):商人的車輛。
- 蛬(qióng):蟋蟀。
翻譯
早晨出發於魯橋, 道路溼滑,雨剛剛停歇, 山間昏暗,雲霧繚繞不散。 看向野店,燈光近在咫尺, 聽到車上的鈴聲,商人的車輛正緩緩駛來。 馬兒吃飽了,力量正健, 蟋蟀因寒冷而聲音容易顯得哀傷。 偶然遇到南去的使者, 早早地託他帶回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晨出發時的景象,通過雨後的道路、昏暗的山雲、野店的燈光和商車的鈴聲,勾勒出一幅旅途的靜謐畫面。詩中「馬飽力方健,蛬寒聲易哀」巧妙對比了馬的健壯與蟋蟀的哀鳴,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與哀愁。結尾的「偶逢南去使,早早附書回」則透露了旅途中的偶然與期待,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張翥
元晉寧人,字仲舉,號蛻庵。豪放不羈,好蹴鞠,喜音樂。少時家居江南,從學於李存、仇遠,以詩文名。順帝至正初,召爲國子助教,尋退居。修遼金元三史,起爲翰林編修,史成,升禮儀院判官。累遷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爲詩格調甚高,詞尤婉麗風流。有《蛻庵集》。
► 830篇诗文
張翥的其他作品
- 《 行香子 · 止酒五首 》 —— [ 元 ] 張翥
- 《 中秋樂陵驛玩月 》 —— [ 元 ] 張翥
- 《 張師夔爲郭子靜作終南山色因題 》 —— [ 元 ] 張翥
- 《 鹿苑寺 》 —— [ 元 ] 張翥
- 《 雲鬆巢爲翰林學士王公儼作 》 —— [ 元 ] 張翥
- 《 次韻閩僧秀嵓寄竹溪僧 》 —— [ 元 ] 張翥
- 《 息齋竹石古木爲會稽韓季博士題 》 —— [ 元 ] 張翥
- 《 真珠簾 》 —— [ 元 ] 張翥